锂电池的报废内阻阈值需结合电池类型、应用场景及性能衰退综合判断,具体标准如下:
一、动力型锂电池(如18650动力电池)
数值阈值:内阻超过出厂值的2倍(如新电池20mΩ时达40-60mΩ)或绝对值超过60mΩ时建议报废。
性能表现:若放电效率衰减>30%、充电时间延长20%以上或低温(-20℃)容量衰减≥50%,即使内阻未达阈值也应报废。
安全风险:内阻增大伴随异常发热(如比新电池升温更快且烫手)时需立即停用
二、储能型锂电池
绝对阈值:内阻超过100mΩ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,建议报废
一致性要求:电池组内单体间内阻差异需≤2mΩ,否则需更换高内阻电芯。
三、通用判断标准
外观与标签:若电池外壳损坏、漏液或标签信息不全(如无3C认证),无论内阻大小均需报废。
使用年限:超过标注安全使用年限的锂电池,即使内阻正常也应淘汰13。
四、测量与维护建议
检测方法:使用专业内阻仪测量,动力电池新内阻通常<35mΩ,消费级<80mΩ。
维护重点:定期检查电池组内单体一致性,避免因内阻差异导致局部过热加速老化。
综上,锂电池报废需综合内阻数值、性能衰减及安全表现,动力电池优先参考60mΩ阈值,储能电池参考100mΩ阈值
文章关键词:锂电池的报废内阻阈值需结合电池类型、应用场景及性能衰退综合判断